相信在中國待過的朋友都知道,福斯(VW)在中國滿地都是,通用汽車也在這裡取得了不錯的市佔率,福特夾在中間也是艱苦的在奮戰著。
而現在福特又要把他們當年起家的壓箱寶拿出來用了,T型車戰術在相隔將近一百年之後,又要再現江湖了嗎?
我們上個月有稍稍提過一點Ford的歷史,不過其中我沒有仔細提到T型車這個傳奇車種,所以先在這裡補敘一下給大家。
T型車全盛期的生產線,攝於1924年。 |
T型車是福特在1908年推出的車款,當時的汽車還是有錢人才開的起的新鮮玩意兒,一般中產階級頂多是乘馬車或是自行車。 在那個時候,一輛汽車要價$2000 ~ $3000美金(大約是今日的$45000 ~ $67800),而第一輛T型車以$850美金(約為今日的$20000美金)切入市場。
合理的價錢很快就受到了大眾的歡迎,但福特受限於產能不足,並沒有一開始就能大量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。 1910年,在生產了12000輛T型車之後,換到了更大的廠,並開始導入一條龍的生產模式。 在接下來的四年,福特一直不斷試著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生產T型車,從原本的提供多種不同顏色,到最後只提供黑色(因為這個塗料乾的最快)。
生產效率的改善立刻顯現在產能和價錢上面:
生產需要的工時,從平均12.5小時生產一輛車,到後來只要1.5小時(嚴格說起來是93分鐘)就可以生產一輛。
價錢也從一開始的$850,在1913年下修到$550, 隨後在1914年再度下修到$440(約為今日的美金一萬元)。 即使是生產線上的工人,也只要四個月的薪水就可以買得起一輛T型車。
銷售的量也以驚人的數量在成長,1911年售七萬輛。 1912年售十七萬輛。 1913年售二十萬輛。 1914年售三十萬輛。 1915年售五十萬輛。
在不斷的努力下,價錢在1920年到達驚人的新低點,只要$260(約為今日的三千美金)就可以買一輛T型車。 因為這款車實在是太過成功,所以在1917年到1923之間,完全沒有任何的廣告。 而這個時候全地球上的車,有一半是福特生產的。
這樣極端的生產模式完全缺乏彈性,在其他車廠多樣化產品的競爭之下,最後福特在1927停止生產T型車。
講了這麼多,到底和福特現在打算在中國實行的策略有什麼關聯呢?
簡單的說,福特現在想要在中國增加產能,然後集中資源生產低價車種來搶下市佔率。
顯然會被拿來主攻的車種,如果沒有意外的話,應該就會是Fiesta的改款。
但這樣的戰略是否能發揮作用呢? 就我看到的新聞,打算擴廠加產能的車廠不是只有福特一家,而在各家產品差異化有限的狀況之下,要像過去T型車那樣成功是絕對不可能,相信這也不會是福特的目標。
來看一下2012第二季的季報就知道了…
亞太地區的市佔率只有2.6% (和去年比還掉了0.3%)
如果這個策略真的生效,應該後年的年報裡面,市佔率會再上昇一些吧?
就讓我們來看看福特能做到什麼程度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