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9月 08, 2012

美國零售業的變化

不同年代創立的零售公司,定價策略也完全不同。
這是昨天不小心在Facebook上面,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張很有趣的圖。
這張圖充分表現出來了不同時期創立的公司,定價的策略就完全不一樣。

不過對於大部份在台灣的朋友們,可能對於Sears, Best Buy, Amazon並不是那麼熟悉。
在進入正題前,我就先簡單的略略先介紹一下這三間公司。

美國零售業的老祖宗 -- Sears

首先是西爾斯(Sears),這是一間已經成立超過一百年的老公司。   簡單的說,這間公司根本就是零售商店的教科書,因為現在大家常用的策略,他在很久以前就通通都用過了。 郵購是一百二十年前開始,八十年前開始經營實體門市,六十年前開始建立大型購物中心。 至於自有品牌的產品,從公司創立起就在經營,超過一百年的歷史。  不過Sears在去年營業額掉了非常多,被迫關閉了很多分店。

Best Buy還真是到那裡長的都一模一樣

已經破產不存在的 Circuit City
再來是百思買(Best Buy),台灣的黃色鬼屋可以說是他的複製版。 以3C及電腦相關用品的實體零售起家,而且常常會有很多吸引人的折扣。 在2007年的時候把他的競爭對手Circuit City打敗,吃下了非常大的市佔率。 不過近年來遭受網路購物公司的挑戰,獲利率和市佔率均大幅下降。

美國網購巨人Amazon
最後是亞瑪遜(Amazon),以網路購物起家,到現在已經變成無所不賣的巨大網路零售商。 (實在很像當年Sears掘起的那個模式,以更加貼進消費者的方式取得市佔率。)

現在讓我們回頭看看這張圖。 (我把他放到最大好了,雖然會整個破出格子,但這樣看的比較清楚。)

以同樣的一台微波爐來說,三間公司在一天內的定價策略完全不一樣。

Sears: 從早到晚都是同一個價錢 $899.99

Best Buy: 定價比Sear便宜了一大截 $809.99,但是在下午五點半到七點四十五這段時間,價錢調高到$899.99 (因為大家剛下班,正是有空去店裡買東西的時候。)

Amazon: 半夜價錢是最便宜的時候 $744.46 (因為這個時候醒著上網的人最少),早上五點到七點,價錢大概是$850。(開始有人睡醒了,上網看看東西的人變多。) 七點到九點,吃早餐,或是剛到辨公室,價錢又比剛剛更貴一點。(上班前,上網逛一下。) 九點半到十二點,大家剛開始上班,正是一天中生產力最高的時候,沒辨法買東西,所以這個時候價錢又降回$744.46。  從中午一直到六點半,顯然這段時間之內,大家總是有時間可以上網晃一下,所以價錢又調回$850。 六點半到八點半,吃飯的吃飯,出門運動的去運動,總之不會上網,價錢就又調到最低價。 八點半之後,大家開始坐回電腦前上網,價錢就又調回最高價。

所以看完這個表,我們也就很清楚的可以理解,越是能貼近消費者習性的公司,獲利及成長的能力也就越強。  這就就是為什麼Sears已經變成古董,Best Buy被打趴在地上,Apple橫掃全球所有對手的時候,Amazon還有能力正面對決的原因之一了。


沒有留言: